健康资讯网欢迎您!!!

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大足石刻-重庆市大足区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此词条收录于12/27,仅供参考

      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是中国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摩崖造像的总称。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等“五山”石窟为代表,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雕刻造像以集释(佛教)、道(道教)、儒(儒教)“三教”为一体,世所罕见,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

      大足石刻始凿于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历经晚唐、五代、北宋、兴盛于南宋,延续至明、清。其根于巴蜀文化,以佛教题材为主,现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造像区包括五山等多个地区,规模宏大;历经多个朝代,融合多种雕刻技法,雕刻精美。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从唐末至宋代中国石窟艺术的风格以及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199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也是敦煌莫高窟之后中国第二个石窟类的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大足石刻被列为国家AAAAA级景区,截至2023年,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多达75处。现代开始,对大足石刻文物的保护工作非常重视,不仅设立《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等法律条例,而且还设立了大足石刻文物医院、大足石刻研究院等多个机构进行管理与保护。